淋雨试验箱作为评估产品防水性能的重要设备,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测试结果具有直接影响。由于淋雨试验箱通常根据特定需求进行定制,即非标设备,因此制定一套非标校准规范显得尤为重要。本规范旨在明确淋雨试验箱的非标校准流程、要求和方法,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校准前准备
1、校准环境:校准应在温度、湿度和气压等环境条件稳定且符合要求的室内进行。校准现场应无强烈震动、电磁干扰和腐蚀性气体等影响因素。
2、校准人员:校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操作技能,熟悉淋雨试验箱的工作原理和校准流程。同时,校准人员应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或经过培训。
3、校准设备:校准所使用的设备应经过计量认证,并具备相应的精度和稳定性。校准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标准雨量计、温度计、湿度计、压力表等。
校准流程
1、外观检查:对淋雨试验箱的外观进行检查,包括箱体、喷淋系统、控制系统等部分,确保无损坏、变形或异常现象。
2、功能性检查:对淋雨试验箱的各项功能进行检查,包括喷淋系统、控制系统、数据采集系统等部分,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。
3、参数设置:根据校准要求,设置淋雨试验箱的相关参数,如淋雨强度、淋雨时间、淋雨角度等。

4、校准操作:
4.1、淋雨强度校准:使用标准雨量计对淋雨试验箱的淋雨强度进行校准。在设定的淋雨时间内,记录标准雨量计接收到的水量,并与淋雨试验箱设置的淋雨强度进行比较,计算误差并调整设备参数。
4.2、淋雨时间校准:使用计时器对淋雨试验箱的淋雨时间进行校准。在设定的淋雨时间内,观察计时器的显示时间是否与设定时间一致,如有误差则进行调整。
4.3、淋雨角度校准:使用角度测量工具对淋雨试验箱的淋雨角度进行校准。确保喷淋系统能够按照设定的角度进行喷淋,如有偏差则进行调整。
5、数据记录:在校准过程中,应详细记录各项校准数据,包括校准时间、校准人员、校准设备、校准结果等。数据记录应准确、清晰、可追溯。
校准结果评估
1、误差分析:对校准结果进行分析,计算各项参数的误差值。根据误差值的大小和分布情况,评估淋雨试验箱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2、校准结论:根据误差分析结果,给出淋雨试验箱的校准结论。如设备满足校准要求,则出具校准合格证书;如设备不满足校准要求,则提出改进建议或维修意见。
校准周期与标识
1、校准周期:淋雨试验箱的校准周期应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、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。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校准。
2、校准标识:淋雨试验箱在通过校准后,应在其显著位置粘贴校准合格标识,标识内容包括校准日期、校准有效期、校准机构等信息。
本规范为淋雨试验箱的非标校准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要求。通过遵循本规范进行校准,可以确保淋雨试验箱的准确性和可靠性,为产品的防水性能评估提供有力支持。同时,校准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范的要求,确保校准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